4月11日上午,在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经过几小时的采集,岳阳楼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史先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生命垂危的患者输入了生命的“火种”。他成为我市第48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史先生今年28岁,还是2015年12月5日,他在西南石油大学第一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2020年12月20日,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研期间,他进又参加了无偿献血。

2022年5月的一天,史先生不经意间在街头看到献血屋,看到里边有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作为一名献血志愿者,对此有些好奇,在初步了解后,就留取了8毫升血样进入中华骨髓库。

今年2月28日,他接到了岳阳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在沟通后进行体检。3月, 经过HLA 高分辨检验和身体体检,符合捐献条件。

史先生说 ,今天他非常高兴,有机会救活一个生命,尽绵薄之力回报社会,觉得很光荣。捐献是出于爱心,更是出于诚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病患而言,他或许就是患者的救命稻草,又怎能见死不救?给人希望后却又给人失望是不诚信的表现。此外,他也曾经历过希望破灭后的那种绝望;淋过雨就要给别人打伞。诚信是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身为法律人,更应该以身作则。他痛恨不讲诚信,不守承诺的行为,自己答应了,就一定不会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