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当知道需要捐献的患者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时,我就义无反顾地捐献了。”3月27日,躺在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余德海说出了心里话。尽管他手上插着管子,左侧身体感到麻木还伴随着头疼,但脸上依然露出灿烂的微笑。前来看望他的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玲及市红十字工作人员给予他高度赞赏。余德海成为我市第44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今年26岁的余德海,是汨罗鑫达塑料再生资源的一名主管,平时工作十分繁忙,他在2016年参加一次无偿献血,填写了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在2022年3月,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与广东一名小男孩配型成功,他当即就表示同意捐献,但他的爸爸妈妈和岳父岳母非常担心他的身体,他们的焦虑给余德海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原来他才结婚不久,正在备孕期间,父母和岳父岳母既担心他的身体也担心会对将来的孩子造成影响。
了解到亲人对捐献者身体的担忧,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永林副会长和汨罗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韩秀明上门作动员,登门拜访他的父母和岳父岳母,详细解释了现在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技术是安全可靠的,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通过岳阳市红十字会和汨罗市红十字会联合做动员工作,他的父母最终同意了。可是岳父岳母仍然不希望他捐赠。“我有个亲戚就是因为女儿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他给女儿捐献了骨髓之后身体就大不如前了。”余德海的妻子解释道。原来是有这个例子才让岳父岳母不敢让自己的女婿捐献。岳父岳母甚至每天晚上都会来余德海的小家探访,担心他来岳阳捐献。余德海自己也是个大忙人,管理着汨罗市鑫达塑业再生资源公司的大小事务,但是当他知道患者已经进仓,如果他拒绝捐献,那么只有10岁的患者就会失去生命。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把公司的事交给父母,白天到岳阳来做捐献的相关事项,晚上就回汨罗接受岳父岳母的“家访”。
“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是想着为社会做一点微薄的贡献。”他的妻子赵琳一边说着一边为躺在床上的余德海递上一块水果。尽管她十分担心丈夫的身体,但却一直支持他做的决定。当被问到想不想对那个接受捐献的小孩说点什么时,他们只说了一句话:“希望受捐的小男孩快快康复,健健康康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