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波折,1月7日,陈滢终于在网络上成功注册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成功登记的那一刻,如释重负的他,立刻委托亲友前往打印店,将从网上下载的登记卡放大打印。随后,他与几天前已取得遗体捐献证书的母亲,一同举起证书,拍下合影。这张照片,定格的不仅是一个瞬间,更是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见证。
陈滢与母亲合影留念(许军 摄)
48岁的陈滢,是岳阳市云溪区云溪街道金盆社区的居民。身患重病的他,曾因经济困窘,人生一度陷入至暗时刻。在艰难处境中,是什么样的故事,促使这对母子毅然相约,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呢?


2024年6月23日,在岳阳市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岳阳晚报社副总编辑韩章正在进行术后疗养。同病房中,有一位热心善良、年逾八旬的卢娭毑,韩章在自己身体尚虚弱的情况下,仍力所能及地给予卢娭毑帮助。她的次子许军前来照料母亲时,向韩章讲述了其公司一名员工的弟弟陈滢及其家庭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希望韩章在康复后能为陈滢提供一些帮助。
6月26日上午,韩章在输完液后,尽管身体还需休养,却“偷跑”出医院,与许军及志愿者朱运霞一同前往陈滢家中走访。原来,2023年10月底,在长沙务工的陈滢被确诊为肝癌。2024年2月,公司与其解除了劳务合同。此后,陈滢一直在家养病。未婚的他未享受任何福利制度的照顾,而每月4000元的治疗及生活费用,只能依靠75岁母亲周翠华3300多元的退休金和双胞胎哥哥的接济勉强维持。这个家庭,迫切希望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与救助。
左图:韩章抱恙登门走访(朱运霞 摄)
右图:韩章给陈滢送上1000元资助金(朱运霞 摄)
韩章在详细了解陈滢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困境后,当即承诺,会尽快代表陈滢向云溪区政府部门反映情况,为他争取关爱与救助。走访过程中,韩章还拿出1000元现金捐赠给陈滢,同时鼓励他坚定战胜病魔和走出困境的信心。


回到病房后,韩章将走访了解到的情况,编写成详细的文字材料,并配上现场拍摄的图片和视频,先后发送给云溪区委宣传部和云溪区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很快,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纷纷登门走访慰问陈滢一家,指导并协助陈滢准备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所需的资料,积极为他争取一系列的关爱救助。
云溪街道金盆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仕光,向岳阳市云溪区简朴生活志愿者协会发出了关爱陈滢的呼吁。7月18日下午,该协会的谢敏、车翔、刘艳辉等四位志愿者,在金盆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陈滢家,他们将1700元慰问金送到陈滢母亲周翠华的手中。此后,该协会的志愿者们多次登门,持续开展慰问和帮扶行动,为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和精神上的鼓励。
志愿者多次登门慰问(受访者 供图)
在这期间,韩章与陈滢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时刻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并多次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动陈滢申请低保的审核流程,力求让他尽快得到应有的保障。不久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云溪区民政局将陈滢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陈滢感动地说:“云溪街道金盆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仕光、金盆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严传国等人,对我关怀备至。在他们的帮助下,不仅为我代为购买了居民医保,协助申请到了3000元的大病医疗补助和800元的临时救助金,同时还在帮我申报医疗费用报销。”这份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如同冬日的暖阳,温暖着陈滢母子的心。


随着身体状况逐渐趋于平稳,心怀感恩的陈滢,一心想要向给予他温暖与帮助的韩章当面致谢。2024年12月30日上午,陈滢在哥哥、母亲以及许军的陪同下,带着一面印有“记者抱恙访寒门 晚报倾情破窘境”的锦旗,前往岳阳晚报社。他们将锦旗郑重地递到岳阳晚报社总编辑李峰波手上,以此表达对记者韩章的深深感激。
一面锦旗谢恩情(李文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