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红十字会创造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奥秘
岳阳,自古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受《岳阳楼记》千古名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思想文化熏陶,岳阳人民秉承“忧乐”精神,用真情和热血书写奇迹,用责任与使命铸就丰功,使岳阳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一直名列全国先进。目前,全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资料已入库8.6532万份,累计成功捐献372例。开启了中华骨髓库全国联网来首例捐献者,全国“史上最快捐献”纪录者、首例农民捐献者等13个第一,为岳阳市连续9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光荣称号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下齐动看头雁
群雁高飞看头雁,献血献髓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岳阳历届市委书记、市长接力传薪。现任市委书记王一鸥在去年“6·14献血者日”署名发表了“致全市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感谢信”,市长李爱武带头献血。近年来,共有163位市级领导先后带头献血献髓,并带动了县区。市委市政府将献血献髓工作纳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岳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爱心城市”建设、“全市文明单位考核内容”。在2020年改革中,市红十字会内设机构增设了捐献服务部(明确职责为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今年调整了办公场所,规划了一层楼(200多平方米),将建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服务中心”。有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市献血献髓工作得到了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部门联动靠协调
岳阳市红十字会和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献血献髓工作坚持同步推进。2003年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骨髓库支持下,在市中心血站建成了岳阳市HLA组织配型实验室,全市以2万多份无偿献血者的资料第一批加入中华骨髓库,有效扩充了中华骨髓库库容,同年5月,中华骨髓库全国联网以来首例非血缘关系捐献者在岳阳产生。从此,能充分利用血站系统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采供血服务能力优势,将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率先实现了“五同步”(即同宣传招募、同采集、同回访、同考核、同表彰)。建成血液文化科普馆、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馆和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三馆一体的宣传阵地,健全了考核机制、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志愿服务队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回访服务中心,把造血干细胞捐献回访纳入无偿献血回访内容,实施“六回访、五对一”服务。大力组织表彰活动,连续五届开展“寻找岳阳最美献血献髓者”大型表彰颁奖,举办献血献髓“十大公益形象大使”评选、“年度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专项表彰。他们还联合市委宣传部、卫生、教育等10家单位下发了《无偿献血献髓工作“走进机关、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开展科普宣讲、专家咨询活动600多场次,发放宣传册30多万份,做到宣传一个、发展一个、稳定一个、影响一片。为做好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服务,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申报成为集采集和移植于一体的医院,捐献采集不出市即可完成。岳阳是一座交通枢纽城市,三荷机场、贯通南北的高铁大动脉,将岳阳市捐献者的生命种子快速输送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真情涌动铸大爱
衷心关怀体现真情涌动。市红十字会将捐献者进行分门别类建档造册、全力帮扶。对公务员捐献者,向市县区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优先提拔;对企业捐献者,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帮助无偿宣传、推介、推销产品;对青年捐献者,主动帮助在就业创业方面实现梦想。如湖南理工学院已捐献18例,成为全国捐献人数最多的高校,书记或院长亲自慰问每一例采集中的捐献者,发放“院长奖学金”,由院宣传部长当场宣读“学院表彰决定”,承诺安排就业,并已在学生毕业后全部兑现承诺。对下岗捐献者组织就业培训,提供再就业机会,切实帮助解决个人及家庭就医就学等实际困难。岳阳市红十字会以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社会美誉度与影响力,以“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彰显红十字事业的使命担当,促进造血干细捐献工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图文:刘洐青、杨学然)